文化信息
所在位置:首页 > 文化信息 > 文章信息

海南保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

2011-09-06

  图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族传统棉纺织工艺”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周秋梅在教当地妇女织锦。尹海明 摄

                            “黎族传统棉纺织工艺”的省级代表传承人周秋梅在教当地妇女织锦。

 

保亭是海南南部山区的一个黎族苗族自治县,这个总人口仅约16万的小县,却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宝库,汇集着4个国家级非遗项目、4个省级非遗项目。

近日,记者走进保亭县城,看到街头建筑装饰多是民族图腾,体现出浓厚的黎苗民族文化氛围。在紧邻县城的番道村,黎族传统棉纺织工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周秋梅正在教几名徒弟学习织锦。52岁的周秋梅学习织锦已近40年。
   
周秋梅向记者展示了一个记满数字的笔记本,一排数字代表的就是一种织锦的图案,这是她多年琢磨出的织锦工程图我一共有五六本这样的笔记本,记载了上千个图案的织法。周秋梅说。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黎锦深受游客喜爱,市场需求调动了民间学织锦的热情。织好的黎锦都卖完了。周秋梅的徒弟们表示,黎锦供不应求,许多人慕名前来向她学习,她还带领村子周边的二十多个徒弟们成立了一个织锦队。

作为非遗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每年还将获得政府数千元的补贴。保亭县文化馆馆长、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黄呈说,一些织锦能手、黎族乐器能手还准备注册公司!

目前,保亭拥有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有黎族钻木取火技艺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黎族竹木器乐;海南省级非遗项目有黎族文身黎族民间故事黎族独木器具制作技艺黎族藤竹编织技艺。其中,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 

黄呈说,保亭近年来挖掘整理、保护传承非遗项目下了大工夫:在海南率先出台非遗保护条例,多次在全县展开非遗普查、展示,组织非遗传承人培训班,建立非遗项目保护基地等。

通过非遗培训班学习,我还学会了黎族树皮衣的制作!”“黎族钻木取火技艺传承人、保亭什玲镇界二村村民王照良说。目前,保亭黎族钻木取火技艺传承人28人、黎族树皮衣制作技艺传承人30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达997……“非遗后继有人。

保亭与旅游结合建立非遗保护基地获双赢。黄呈介绍说,保亭在县里的国家4A级景区槟榔谷建立非遗保护基地,非遗项目在景区,让更多人了解保亭非遗的文化内涵,促进了非遗的保护传承。记者了解到,非遗成为槟榔谷的一大招牌,每年吸引上百万游客前来体验黎苗文化。

 

                             (来源:中国新闻网  记者/摄影 尹海明)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